磨刀机最早称端面磨刀机,其结构主要为龙门式,主要是针对:磨刀中心、林木行业、印刷厂、造纸塑料、书刊印刷中心、中型磨刀房等机构企业用户,主要类型:全自动磨刀机、精密磨刀机、数控磨刀机、木工磨刀机、刮刀专用磨刀机、印刷磨刀机、切纸机磨刀机、多功能磨刀机、双磨头磨刀机、圆刀磨刀机等等,而目前使用的标准末圆刀磨刀机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在进行使用时缺乏外部辅助散热装置,长时间的打磨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且不便于对打磨角度进行快速调整,为此咱们提供了一种标准圆刀磨刀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圆刀磨刀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标准圆刀磨刀机,包括操作台和打磨头,所述操作台顶部设置有侧板,且侧板后侧设置有活动台,所述活动台与操作台顶部相连接,且活动台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同时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与皮带传动结构左端相连接,且皮带传动结构右端与固定件相连接,同时固定件贯穿侧板中间部分与限位件相连接,所述活动台左侧与第一螺杆相连接,且第一螺杆贯穿侧板左侧部分,所述侧板右侧设置有水管,且水管贯穿侧板右侧部分与喷嘴相连接,所述侧板前侧设置有储杂槽,且储杂槽底部与操作台顶部相连接,所述操作台顶部前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设置有第二螺杆,同时第二螺杆前端贯穿操作台前侧,所述第二螺杆与活动底座底部相连接,且活动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分别贯穿限位槽与固定螺母相连接,且限位槽开设在转盘左右两侧,所述转盘设置在活动底座顶部,且转盘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同时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有第二电机轴,所述打磨头与第二电机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台与操作台顶部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活动台与第一螺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同时第一螺杆与侧板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与侧板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固定件与限位件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杂槽与操作台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储杂槽后侧与侧板前侧的间距小于固定件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滑槽与第二螺杆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第二螺杆与活动底座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底座与转盘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活动底座与滑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限位杆与固定螺母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1.该实用新型,设置有活动台、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轴、皮带传动结构、固定件、限位件和第一螺杆,通过固定件配合限位件便于对需要打磨的圆刀做固定,且转动第一螺杆即可带动活动台和圆刀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左右平移,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2.该实用新型,设置有水管、喷嘴和储杂槽,通过将水管与外部水源相连接,在进行打磨时可通过喷嘴喷洒水雾在打磨的位置,提供有效的降温效果,且打磨时产生的碎屑和废水会临时储存在储杂槽内,滑动连接的储杂槽便于在打磨结束后从操作台顶部取下,并对储杂槽内的杂物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
3.该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二螺杆、活动底座、限位杆、限位槽、转盘和固定螺母,通过转动第二螺杆便于带动活动底座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转动转盘便于带动第二电机调整角度,且配合限位杆和固定螺母便于对转盘的角度做固定,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图中:操作台1、侧板2、活动台3、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轴5、皮带传动结构6、固定件7、限位件8、第一螺杆9、水管10、喷嘴11、储杂槽12、滑槽13、第二螺杆14、活动底座15、限位杆16、限位槽17、转盘18、固定螺母19、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轴21、打磨头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标准圆刀磨刀机,包括操作台1和打磨头22,操作台1顶部设置有侧板2,且侧板2后侧设置有活动台3,活动台3与操作台1顶部相连接,且活动台3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4,同时第一电机4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轴5,第一电机轴5与皮带传动结构6左端相连接,且皮带传动结构6右端与固定件7相连接,同时固定件7贯穿侧板2中间部分与限位件8相连接,活动台3左侧与第一螺杆9相连接,且第一螺杆9贯穿侧板2左侧部分,侧板2右侧设置有水管10,且水管10贯穿侧板2右侧部分与喷嘴11相连接,侧板2前侧设置有储杂槽12,且储杂槽12底部与操作台1顶部相连接,操作台1顶部前侧开设有滑槽13,且滑槽13内设置有第二螺杆14,同时第二螺杆14前端贯穿操作台1前侧,第二螺杆14与活动底座15底部相连接,且活动底座15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16,限位杆16分别贯穿限位槽17与固定螺母19相连接,且限位槽17开设在转盘18左右两侧,转盘18设置在活动底座15顶部,且转盘18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20,同时第二电机20转动连接有第二电机轴21,打磨头22与第二电机轴21相连接。
进一步地,活动台3与操作台1顶部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活动台3与第一螺杆9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同时第一螺杆9与侧板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一螺杆9即可带动活动台3沿操作台1进行左右平移,提高了实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固定件7与侧板2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固定件7与限位件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通过固定件7配合限位件8便于对有必要进行打磨的圆刀做固定,且固定件7会跟随活动台3同步进行左右平移,从而对圆刀的位置做调整,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储杂槽12与操作台1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储杂槽12后侧与侧板2前侧的间距小于固定件7的长度,通过储杂槽12便于对工艺流程中产生的碎屑和废水进行临时储存,同时滑动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储杂槽12在拆装时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滑槽13与第二螺杆14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第二螺杆14与活动底座15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第二螺杆14即可带动活动底座15沿滑槽13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平移,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活动底座15与转盘18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活动底座15与滑槽13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通过活动底座15带动转盘18进行前后平移,转动转盘18即可带动第二电机20进行转动,从而对打磨头22的角度进行调节,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限位杆16与限位槽17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限位杆16与固定螺母19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限位杆16配合固定螺母19便于对转盘18的所在角度做固定,提高了实用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将水管10与外部水源管道相连接,随后转动限位件8,使限位件8与固定件7脱离连接后将有必要进行打磨的圆刀固定在固定件7上,并通过限位件8对圆刀的位置做固定,随后转动第一螺杆9,带动活动台3沿操作台1表面开始左右便宜,同步带动固定件7和圆刀进行左右平移,直到将圆刀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第一螺杆9,随后转动固定螺母19,使固定螺母19与转盘18表面的接触松动后,转动第二电机20,直到带动打磨头22移动至合适的角度后,转动固定螺母19,使固定螺母19重新与转盘18表面紧密接触,随后接通外部电源,启动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电机轴5带动皮带传动结构6开始转动,皮带传动结构6通过固定件7带动圆刀开始转动,再启动第二电机20,通过第二电机轴21带动打磨头22开始转动,最后通过转动第二螺杆14,带动活动底座15和打磨头22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平移,调整打磨头22的打磨位置即可,在打磨过程中,第一电机4和水通过喷嘴11呈水雾状喷洒在圆刀和打磨头22的打磨位置不断地进行降温,同时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废水则自然下落到储杂槽12内进行临时储存,其中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20的型号均为:ye2-132s-4,就这样完成了该标准圆刀磨刀机的使用的过程,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电性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数字信号处理 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3.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 4.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5.逆向工程技术研究
1.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2.超声波特种加工 3.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 4.超声/激光复合加工 5.复合能量材料表面改性 6.航空航天特种装备研发
1. 先进材料制备 2. 环境及能源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 功能涂层的设计及制备 4.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